【书名】:《义马民俗志》
【作者】:戴景琥主编
【出版社】: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
【时间】:1991
【页数】:345
【ISBN】:7534804876

凡例
引言
第一章 生产习俗
第一节 矿业
一 凿井
二 挖煤
三 提升
四 照明
五 通风
六 灾害事故
七 信仰
第二节 农业
一 耕作制度
二 耕作方法
三 作物种类
四 作物栽培
五 作物收藏
第三节 匠作
一 铁匠
二 泥水匠
三 石匠
四 编织匠
五 其它零星工匠
六 手艺匠
七 作坊
第四节 女红
一 纺织
二 缝纫
三 刺绣
第五节 饲养
一 役畜
二 肉畜
三 家禽
四 其它
第六节 民间搬运
一 人力
二 畜力
第七节 水利
一 打井汲水
二 修渠引水
三 沿河提水
四 库塘积水
第八节 植树
一 主要树种
二 种树习惯
三 古树简介
第九节 生产谚语
第二章 生活习俗
第一节 居处
一 房屋
二 院落
三 住房分配
四 照明取暖
五 信仰
第二节 服饰
一 发型
二 冠戴
三 衣着
四 鞋袜
五 首饰
六 洗涤保藏
第三节 饮食
一 家常便饭
二 节日饮食
三 待客饭
四 春荒饭食
五 工匠饭
六 改样饭
七 饮食习惯
第四节 起居
一 早起
二 晚睡
三 一日三上工
第五节 行旅
一 行路习惯
二 道路
三 传信
第六节 妇女地位
一 不能继后
二 长相招罪
三 行动受限
四 盼男不盼女
五 改嫁受岐视
六 肢体受残害
七 无婚姻自主权
八 妇女地位的变化
第七节 方言
一 语音
二 声调
三 语汇
第八节 生活常识
一 民间测天
二 民间历法
三 实用计量
四 保健知识
五 生活谚语
第三章 乡里社会
第一节 村落
一 居民索源
二 村落分布
三 村庄选址
四 村巷布置
五 公共设施
六 村庄命名
七 村庄变迁
八 村规民约
一 家族
第二节 家族
二 亲戚往来
三 家世传承
第三节 姓氏
第四节 社交
一 邻里之间
二 涉外交往
三 人际关系
第五节 教育
一 私塾
二 民国时期的国民小学教育
三 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小学教育
第六节 会社
一 结社
二 随会
三 会道门
第七节 乡情
第四章 集会贸易
第一节 集市
一 古集镇
二 义马火车站贸易中心
三 矿区集市贸易
第二节 庙会
一 老君庙会
二 龙王庙会
三 火神庙会
四 山神庙会
五 佛爷庙会
六 关帝庙会
七 奶奶神庙会
八 小满会
二 行商
一 坐商
第三节 市商
第四节 民间交易
一 牲畜贸易
二 房屋、土地买卖
三 粮食交易
四 以物易物
五 典当
第五章 人生礼仪
第一节 通礼
一 礼貌语言
二 通行礼仪
三 亲戚礼节
第二节 称谓
一 亲族称谓
四 途中问人称谓
二 亲戚称谓
三 亲友称谓
五 往来应酬称谓
六 初次见面问询时的称谓
第三节 诞生
一 妊娠
二 分娩
三 满月
四 起名
五 认干爹娘
第四节 成年
第五节 嫁娶
一 提婚
二 订婚
四 送好
三 谢姻
五 送大礼
六 添箱
七 装箱
八 请爷牌
九 开脸
十 迎娶
十一 拜堂
十二 闹房
十三 梳头
十四 搬闺女
十五 其它婚类
第六节 庆寿
第七节 葬礼
一 理丧
二 埋葬
三 葬后礼仪
四 其它丧俗
第六章 民间信仰
第一节 信神
一 家庭敬神
二 村中敬神
三 他乡敬神
第二节 信鬼
一 祭祖
二 招魂
三 驱鬼
第三节 信命
一 算命
二 看风水
四 前兆迷信
三 择吉
五 占卜
第四节 信教
第七章 岁时节日
第一节 传统节日
一 春节
二 元霄节
三 添仓
四 二月二
五 清明节
六 端阳节
七 六月六
八 七月七乞巧
九 仲秋节
二 妇女节
一 元旦节
第二节 纪念日
十 寒衣节
三 植树节
四 劳动节
五 青年节
六 儿童节
七 建党节
八 建军节
九 教师节
十 国庆节
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
第八章 民间游艺
第一节 民间戏曲
一 剧种
二 剧目
四 著名艺人
三 唱戏习俗
五 戏曲谚语
六 行话
七 舞台
八 路戏
第二节 社火
第三节 民俗故事
第四节 笑话
第五节 谜语
第六节 歇后语
第七节 歌谣
一 民谣
二 情歌
第八节 游戏